9月2日上市首日,东方日升收于57.62元,盘中触及最高价60元,截至昨日收盘,该股收于44.04元,距离最高点已经下挫了23.57%。
3Sun,是一家由Enel Power公司,Sharp公司和ST意法半导体公司三家组成的合资公司,采用Sharp先进的三面结构技术来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这个工厂将会在2011年开始操作,初期每年产能160MWP,接下来的几年的产能预计会达到480MWP。
法国液化气已经与3Sun公司签订了一个长期的合同,法国液化气公司成为3Sun公司唯一的气体和服务供应商Shinsung公司的SmartFactory系统会联合多条产业生产线整合到虚拟的一个的工厂里,在现实中,它会优化生产线流程,使工厂的产能高产和持久化。Shinsung Holdings 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商,现在选择了应用材料公司制造自动化解决方案,使产品优化并有助于的韩国太阳能操作系统公司降低花费成本Shinsung Holdings 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商,现在选择了应用材料公司制造自动化解决方案,使产品优化并有助于的韩国太阳能操作系统公司降低花费成本。Shinsung公司的SmartFactory系统会联合多条产业生产线整合到虚拟的一个的工厂里,在现实中,它会优化生产线流程,使工厂的产能高产和持久化
GCL-Poly 能源公司与Hareon 太阳能科技签订长期的战略协议,Hareon太阳能科技中国大规模的光伏产品供应商。GCL-Poly公司将会在今后三年内向Hareon太阳能科技公司提供价值人民币208万的高品质硅片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已近百家,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
正是看到全球太阳能利用的热潮,看到了光伏产业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巨大空间,浙江省及时把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列入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内新一轮洗牌,光伏企业整合势在必行。因此,浙江众多光伏企业亟须引入金融创新工具,尽快组建像浙商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资本联合体,引导民间资本抱团整体出击,才能在光伏发电这一新领域抢占先机。一旦国内光伏发电大规模启动,浙江必须把竞争的目光扩大到国内乃至全球。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陆德根主任向记者透露,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企业来不及接单。光伏产业前景诱人,浙江意欲更有作为,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突破的瓶颈仍不少
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已近百家,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研究太阳能利用20多年的浙江能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哲艮说,以眼下技术最成熟、应用最普遍的晶体硅光伏为例,往上游看,有硅料提纯、单晶硅多晶硅片生产;往下游看,还有光伏电池组件封装、光伏电站集成发电,等等。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东磁股份有限公司陆德根主任向记者透露,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企业来不及接单。企业接到的国内外订单排满了近8个月。
业内人士坦言,靠赚加工费过日子,眼前看,过得去;往前看,过不好。光伏产业为浙江制造打开了新的空间。光伏产业竞争最后也是最大的蛋糕还是发电。光伏产品的制造水平,浙江人已经让国内同行瞩目。
每道环节都孕育着一项产业机遇。浙江省经信委胡震涛处长说,作为制造大省,浙江发展光伏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既可在光伏主业上高歌猛进,还可围绕光伏产业大搞配套,带动传统制造业腾笼换鸟。
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得益彰,这才是光伏产业今后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晶体硅片是光伏产品中最占成本的一项,眼下每公斤市场价格约为50多美元,最贵时达到300多美元。
光伏产业前景诱人,浙江意欲更有作为,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突破的瓶颈仍不少。浙江光伏企业数量多但个子小,且集中在进入门槛较低的电池板封装领域,利润空间不大。像横店东磁,今年一口气上了十几条生产线。朝阳产业、商机无限——这是浙江民企对光伏产业最多的评价。浙江选择光伏,不是凭空产生的空中楼阁,是有其一定的产业基础的。一旦国内光伏发电大规模启动,浙江必须把竞争的目光扩大到国内乃至全球。
浙江是太阳能资源小省,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有限。因此,应鼓励浙江光伏企业尽早到阳光充沛的西部地区布局,引导企业着眼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建设尽早西进。
建一座太阳能电站投入动辄几十亿元,而浙江光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分享光伏发电这块蛋糕实力显然单薄。正是看到全球太阳能利用的热潮,看到了光伏产业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巨大空间,浙江省及时把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列入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
光伏产业不只是一块太阳能电池,它是一条环节众多、内容丰富的产业链。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就可将阳光源源不断转换成电能,这就是光伏发电的神奇之处。
整个过程不会污染空气,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恰好响应了国家的相关政策。而据调查,短短几年间,浙江企业已经有能力把太阳能电池板的硅片削薄一半,但转换功能不减,一片顶现在两片用,成本省了,竞争力自然上去了。随着国内新一轮洗牌,光伏企业整合势在必行。培育产业航母是当务之急。
因此,浙江众多光伏企业亟须引入金融创新工具,尽快组建像浙商产业投资基金这样的资本联合体,引导民间资本抱团整体出击,才能在光伏发电这一新领域抢占先机。据记者了解,有实力的浙江民营企业加速布局光伏行业。
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这样说中电投等国企以低于1元的价格中标,这引起了业界的争议。
中国最大规模光伏电站特许权中标结果公布 民企集体踏空本报讯(文/表 记者李直建、黄佩)延期半月之久的国家第二批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昨天终于出炉,备受业界争议的13个最低报价如愿以偿,中国电力[1.71 2.40%]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成为最大赢家,但民营企业却集体踏空。昨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国家第二批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昨天公布,此次中标的焦点问题是:目前光伏发电的合理成本应该在1.1元~1.2元之间,但此次中标企业的报价皆少于1元一度,甚至报出了0.7288元的价格,跟现在市民家用电价差不多,显然中标企业在做赔本生意。0.7288元/千瓦时是否合理?从2007年开始,过去几年光伏产业的生产成本大概下降了50%,虽然不知道未来趋势如何,但目前还未达到0.7288元/千瓦时这个水平的电价。而此次参与招标的民营企业却无一家中标,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江西塞维等民营光伏大户都无一幸免。昨日,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光伏企业人士表示。
有行业专家表示,在0.7288元/千瓦时的电价之下,项目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沈辉认为,即便在西部阳光比较充足,1千瓦可以发电1500多度,比广东高出400多度,但是其价格也要在1元左右才能承受。
秉承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人原则,国家第二批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超低报价三年后才能实现 博弈半月,结果并未改变。
最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最低电价仅为0.7288元/千瓦时。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沈辉昨天表示,这个价格肯定亏,目前的合理价格应该在1.1~1.2元。